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

重門之計——背景和具體內容

“重門之計”是魏延提出的抗擊曹魏進攻漢中的方略,此後一直被認為守漢中的最佳戰略。本文將介紹“重門之計”的背景和具體內容。


“重門之計”的背景

1 漢中險要的地形

漢中地處於漢水中上游,四周被秦嶺和巴山環繞,秦嶺在北,巴山在南,兩大山脈在漢中西部交匯,只留下東部一個狹長的通道,讓漢水穿過。

可以說漢中是一個近乎封閉的地方,要想進入漢中只有通過群山峻嶺間的險要小道。如此的地理形勢使得漢中天然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。

(很少有人想到要逆漢水而上進入漢中,大概是因為漢水太過湍急,而在古代逆水行舟又太難,很容易遭到守軍順流而下的打擊。)

2 漢中重要的地理位置

除了地形險要,漢中的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,他西通涼州、羌地,東通豫州、荊州,南通蜀地、北通關中,可以說是是西北、西南、華中三大地帶之間的咽喉要地。

漢中對蜀地尤其重要,它既是蜀地通往北方的出口,也是北方進入蜀地入口,所以無論是蜀地政權想有所作為經略雍涼和關中,還是北方政權想進攻蜀地,都要先佔據漢中。而且,相對而言,漢中在“守蜀”上作用,要大於“北上進攻”,因為蜀地狹小閉塞,如果漢中被強敵所占,就幾乎沒了周旋的餘地。其勢如同一個人被鎖住了咽喉,再也無力閃轉騰挪,只能等死。

漢中對蜀地的重要性,蜀人知道的一清二楚。

例如,建安二十年(215),曹操奪取漢中。黃權進言:“若失漢中,則三巴不振,此割蜀人股臂也。”(《華陽國志•漢中志》)。

再如,建安二十三年(218),劉備欲取漢中,但感實力不足,就“急書發兵”,諸葛亮徵詢楊洪的意見,洪曰:“漢中則益州咽喉,存亡之機會,若無漢中則無蜀矣,此家門之禍也。方今之事,男子當戰,女子當運,發兵何疑?”(《華陽國志•漢中志》)。

還有,建安二十年(215),曹軍入漢中,消息傳到成都,蜀中百姓一夜數驚,劉備殺人也不好使。這說明不僅是上層士人,就連普通百姓也知道“漢中若失,蜀地不保”的道理。

3 魏延提出“重門之計”的時間

建安二十四年(西元219年),劉備經過數年苦戰終於佔領漢中,稱漢中王,達到了他一生之中最為輝煌鼎盛的時期,但這時蜀漢內部並不穩固,益州和漢中初定需要細心經營(曹操把大量的漢中人口遷到關中和洛陽,漢中幾乎成了空地,所以有劉備取漢中是“得其地而不得其民”的說法),東吳對荊州虎視眈眈,不久之後關羽又發動北伐戰爭,因此,劉備在漢中只能先採取守勢。魏延的“重門之計”就是這時提出的。

4 魏延提出“重門之計”的過程。

魏延是第一批隨劉備入川、力定益州的功勳之臣。他因善戰而深得劉備信任。219年,備佔領漢中,自立為漢中王,定都成都。在決定重地漢中的守將時,眾人都以為為此職必在張飛,張飛也自以為非己莫屬,但劉備最終卻提拔了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、漢中太守,全軍都大為驚詫。

可能劉備也覺得提拔資歷和軍功都尚淺的魏延有些突兀,他就給魏延安排了一次表現軍事見解的機會。劉備大會群臣,當眾問魏延:今天委任你以重任,你上任後,欲如何應對?

魏延說:“若曹操舉天下而來,請為大王拒之;偏將十萬之眾至,請為大王吞之。”劉備稱好,群臣也認為他的話既有道理,又有魄力。

5“重門之計”的內容

魏延的守漢中的方略因為暗合了《周易》的“重門”之義,被后世稱為“重門之計”,它的基本內容由兩部分組成:

第一,防守險要,確保漢中不失。

“重門之計”最重要的核心思想是確保漢中不被曹操佔領,因此魏延在漢中險要之地,東、南、北門、等各路關口、隘口,都設下大型防禦工事,皆以強將銳卒守禦,工事中弩兵可強弩齊發,隘口下可輕騎疾行,並可相互救援、接應。

當曹魏兵力極為強大時,就利用這些防禦工事將其擋在漢中之外,即“若曹操舉天下而來,請為大王拒之”。

第二,積極防禦,善用反擊。

“重門之計”,並非只是依賴關隘死守漢中,而是守中帶攻,利用漢中險要的地形,以及各個要地、隘口,派遣精銳部隊進行防禦反擊的策略。

當曹魏兵力並非十分強大時,可以採用誘敵深入之策,將其誘入漢中,再利用防禦工事切斷其歸路和援軍,然後將其一舉消滅,即“偏將十萬之眾至,請為大王吞之”。

“重門之計”聽起來相當不錯,那么它的實際效果如何呢?以及它有什么缺陷與不足呢?在下的的后續文章將詳細回答這些疑問。

1 則留言: